“探”——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活动。“探”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学生在自学完教材后自己做练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探究、方法探究、条件与结论探究、方案探究等活动;二是学生进行自该教师探索和自该教师纠正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三是要求学生能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或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 “议”——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议”的本质是生生之间的探究、是师生之间的探究。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互相议论,引导学生同伴互助。教师只在关键处给予客观地评价或补充更正。 “练”——指“当堂训练”,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让其通过自该教师训练形成能力,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就真正变成了学生自该教师学习、自主探索和自该教师实践的过程。很好的渗透“导、学、探、议、练”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来观察分析身边世界的能力。 4.“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要坚持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是与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成正比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由度越大,对教师的施教要求越高,越需要教师以更高级的施教身份和更优化的施教艺术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只有把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的“思”,转化为学生的探索研究,才能真正落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不要追求形式。教学模式不是框框,在运用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变通和再创造。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学,.都要注重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使每个环节真正落实下来,而不要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使学生走过场式参与活动。 总之,教学模式的运用,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革与创新的过程。“探索——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但从教育改革的眼光,需要我们不断发展和突破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无模式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发挥自我的优势,逐步形成和树立带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